编者按:在学校党委的引领下,基础医学院党委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岐黄论道”活动,旨在阐发中医药政策要义、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现代化转型等,其宗旨曰:求其友声,嘤嘤其鸣,论道于斯,探微索隐。昔圣岐黄,臧谋天胜,识契真要,篇论渊深。奇术垂世,医道乃兴,后世循序,拾级而升。金石相遘,奏其款节,丝竹谐配,和其嘉声。时逢盛世,国传洪音,众士云集,群芳撷英。基础才俊,妙思纵横,阔议宏论,风华摇旌。杏林焕彩,奥旨斯明。烝民有藉,海晏河清。

第4期转载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余欣然博士在中国中医药报2020年11月27日发表的文章《中医药院校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该文从革新教育理念、完善管理机制、搭建实践平台、落实保障措施、融合本校特色等五个方面,提出加强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思路。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 2030 年)》指出,实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业者行动,促进中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摇篮,只有强化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在传承中创新、在“双创”中育人,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才能从源头上提升中医药产业科技创业的效率与质量。目前,各大中医院校均有“双创”教育项目,但存在着教育理念滞后、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实践平台等问题,不能满足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笔者根据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精神,结合目前高校“双创”教育的现状,认为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调整与强化。


革新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灯塔,首先要打破传统“双创”教育的局限性,革新“双创”教育理念。要明确“双创”教育的教育宗旨、教育使命、教育目的、教育要求及教育原则。“双创”教育的宗旨是以学生为本,以教促创、产教融合、促进转化。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出新型中医药复合人才,满足社会大健康的需求,同时肩负着传播中医文化、普及健康知识的社会责任。

双创教育要求中医药院校要在国家战略导向下,及时调整优化专业,制定全面的科学培养体系与方法,积极开展“双创”教育,发挥中医药特长,融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使教有所成,学有所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用就业质量检验“双创”教育的培养质量,最终实现与社会的紧密对接。


完善管理机制

“双创”教育是高校自上而下,全员参与的。在管理机构上,高校应建立起独立的“双创”机构,相关专业课教研室、学生管理部门协同参与,要有配套的管理手册,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负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制定、活动的策划,整合校内外资源,将教学、企业合作、“双创” 竞赛、模拟实践、成品转化等方面进行有机融合。

在课程教育上,首先要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双创”教师应由三部分人员构成,即管理人员、授课教师、校内外指导专家,管理人员负责整个“双创” 教育的课程安排、活动竞赛计划以及专业教师的安排。授课分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两部分,基础授课教师可从辅导员中挑选优秀者胜任,主要讲授“双创” 的基本内容,初步建立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专业课程由相关专业教研室负责,如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中医诊断教研室、中医临床教研室、实验室、计算机教研室,结合本专业能开展的双创内容进行理论授课,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

校内外专业导师应由专业课程教研室教师、医药相关企业家担任,每位导师负责辅导3-5 名学生,主要负责“双创”比赛及实践活动带教。

双创管理机构应大力寻求相关企业合作,如制药公司、保健品生产公司、养生相关服务行业、大数据产业公司,让企业加入到校园的双创项目指导、评选中, 用市场的眼光来分析学生双创的可行性,加速成果的转化,对于优质项目,可直接与企业对接合作,实现校企双赢。

在项目管理上,要重点扶持在中医医疗服务、特色康复、健康养老、养生保健、中药栽培、新药研发、中药加工、中医药大数据健康、中医药联合“互联网+”、中医药扶贫等中医药产业链条上的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的衡量标准要与中医药院校的基础科研课题相区分,要将重心放在项目实际可产生的社会效益上,即可能创出的“业”。


搭建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在于“创业”,与其他专业课程最大的区别就是实践的深入程度。“双创”授课教师及指导教师,要不定期接受“双创”培训,紧跟产业和时代潮流。不定期开办“双创”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分享时下中医药创业趋势,讲解成功案例,传授成功经验。带学生实地参观中医药保健品生产企业、中药生产企业、中医药科研机构,使学生们能够在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中激发创新思维,接受训练、开阔眼界。

定期举办“双创”沙龙活动,依托校内外社团成立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或创业联盟,以中医药文化为底蕴,打造特有的“杏林双创”文化,搭建交流平台。以各二级学院为主体,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开 展“双创”竞赛,以赛促创,选拔优秀创业思路和项目,竞赛以小组形式参与,学生为小组负责人,每组一位指导教师,负责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竞赛以成果的形式进行评比和展示,以实现竞赛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条件的高校或有一定“双创”成果转化基础的高校,可设立专门的“双创” 中心、“双创”园,划分办公区、教学区、实 践区、孵化区、成品区,甚至让创业成功 后成立的企业入驻。例如山东中医药大 学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筑面 积 5200 多平方米,分为“ 智·中医”和 “慧·中医”两区,提供 600 余个工位,可同时容纳 100 余个创业团队入驻,很好地打造了以“中医药 +”为特色的专业化孵化器。

通过组织实地参观、优化实践环境、开展创新创业分享,优化指导教师结构, 营造出良好的“双创”氛围,将教育置于产业发展环境中,提升学生“双创”意识、认知水平和实训操作能力。


落实保障措施

“双创”要高效进行转化,离不开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体现在资金支持、人力支持、企业联络、成果保护几个方面。

在资金上,学校应设立“双创”专项资金,对于有立意的项目,应予以基础扶持, 促进初期成果的产出,对于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应重点予以扶持,促进其产业化,优秀项目的选拔主要依托竞赛的形式。

在人力资源分配上,若好的创意来自教师,需求协作学生,管理机构应协助选择学生;若好的创意来自学生,需求指导教师,管理机构应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导师。另外,中医药院校的创新创业项目多数以健康相关产品的形成或中医药文化输出的形式实现,校企合作尤其重要,高校一定要做好与企业对接的保障工作,使其不成为“双创” 转化的一道障碍。

最后,“双创”成果转化不易,是团队共同的劳动结晶,高校应加强“双创”成果的产权保护。若“双创”成品可以作为市场准入产品,学校应及时协助“双创” 团队成员申请专利;若以“双创”成品为素材而形成的书籍、视频等,学校应留存相关印证材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可能产生经济利益的“双创”成果,应制定统一利益分配标准。同时,中医药院校“双创”管理机构应对整个项目的成果转化提供必要支持帮助,如提供数据库开放、实践场地、科研设备等。

融合本校特色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融入各校的本校的资源和特色,才能更好地发 挥专长,体现优势。如北京中医药大学, 利用自身丰富的社会资源,与天使百人会基金创始合伙人共同组织和开展的 “杏林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根据天使投资人举牌率,产生最具潜力项目1 个, 成为企业考虑的合作对象,为参赛项目和社会资本对接提供了有效渠道,进一 步促进了学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从双创项目的选择上看,成功的双创项目一定是具有特色且能服务于社会的,如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的同学们,将康复医学与“互联网+”和山区扶贫相融合,利用互联网,从当地特色药物牛樟芝入手,发展康养产业,实现对种植地区的精准扶贫,获得了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银奖。

对于仍在寻找双创突破口的中医药高校,可着眼于己,发现自身所长,如hgw皇冠168线路检测地处贵州,有着丰厚的苗医苗药背景,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丰富的灵感源泉和资源宝库。从立项角度来看,苗医苗药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大健康、苗医苗药文化的宣传,苗医苗药相关保健品的开发、苗药种植的研究、苗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等,苗医苗药的大数据研究,都是非常好的“双创”题材。另外, 贵州作为中国大数据产业基地,具有实现大数据健康的便捷资源,也可作为实现中医药大健康双创的助力项。

加强中医药院校的“双创”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中医药人 才的应有之义。中医药院校要把“双创” 教育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 点,搭建平台、完善课程、凝练特色,推动 “双创”教育取得更大实效。